Saturday, June 26, 2010

同性恋权益殉道者

电影《米尔克》(Milk)一开始就告诉了观众结局/一个历史事实: 成功担任旧金山议事厅议员的同性恋从政者米尔克Harvey Milk和当时旧金山市长,双双被前议员Dan White枪杀。

对于死,他早做好准备。难怪,有人说米尔克是同性恋权益殉道者

演说前,他接获了死亡威胁。当他坚决上台,向偏见与歧视宣战的那一刻,荧幕前的自己近乎屏息了呼吸,不知子弹将何时,从哪个方向发射,毫不费力地结束他的生命及累积的斗争成果。但殉道者都是不畏迫害与杀戮的一群。纵使眼神掩饰不了死亡给人的不知名恐惧,但牺牲不是挫败斗争的个人英雄主义或一时的冲动,关键时候的临阵退缩,更可能使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。

他在预先录制的录音带中说,如果有一颗子弹会射向我头颅的话,那么就让那颗子弹射穿每一扇同性恋藏身柜之门。(If a bullet should enter my brain, let that bullet destroy every closet door

他的死不仅激励了更多的同性恋者,勇敢走出“柜子”,他留下的是:希望。

请参观:

Harvey Milk民权学校

第一个Harvey Milk522日)

反叛的凝视


Across the Universe中的女主角发现三名反战同僚制造炸弹的一幕,主要是带出美国激进学生组织“气象人“及其三名成员被炸死的意外事件。

案发现场,似乎也与电影内的学生组织总部场景很相似。(参考下图)

关于美国60年代的理想主义,收录在张铁志《反叛的凝视》的“六零年代的不死激情:地下氣象人”一文,值得一读。上载了照片后才发现,当女主角推开门,三位同僚翻过头对她一望,竟有几秒凝视的感觉。现实中,爆炸事件却是被视为将60年学运带入了黯淡的尾声!

在此,顺便感谢出席电影分享会的朋友。若有兴趣延伸阅读《反叛的凝视》,可联络我。要听披头士的歌,请找黎添华。哈哈!

电影场景(上),真实爆炸现场(下)

Sunday, June 20, 2010

赴一场听“披头四”的电影分享会

不管你的成长岁月是否有“披头四”(The Beatles)的陪伴,或者仅仅将他们的歌曲当成未曾谋面的乡愁......

你都不容错过这一部可带领你穿越苍穹的电影。

32首歌曲。

一首一首将美国越战时期、爱情、嬉皮、放荡、反战与学运串联起来,告诉着一个你我既疏离又熟悉,现实又梦幻的故事。

当然,你可以仅冲着披头四而入场!欢迎!


Across the Universe》电影分享会

日期:24/6/2010(星期四)

时间:晚上8

地点:槟州人民之声办事处(理大sg2大门对面的s&j礼品店楼上)

任何疑问,请联络:添华(0164014660)、嘉铭(0124520913)、可欣(0125584049)、俊南(0164440406

故事大纲:

男主角JudeJim Sturgess)是一个具有绘画天赋却生活在英国利物浦的码头工人,为寻找父亲来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,在这里结识了MaxJoe Anderson),进而认识了Max的妹妹,一个刚刚在越战中失去男友的纯情女孩LucyEvan Rachel Wood)。

三人后一同去纽约闯荡,JudeLucy坠入情网,但他们的爱情却被突然其来的越战打断......


Saturday, June 19, 2010

请叫我橙色军!

南非世界杯冷风吹不停,我国政坛人物则一再借“波”攻敌,从拿跳槽与卜基之手作对比,到国阵红卡出局,层出不穷。不仅如此,自英国门将“黄油手”及几粒乌龙球,从场内娱乐场外的观众后,那天采访时竟也发生高谈足球而摆乌龙的案例。

几天前,槟首长接见丹麦驻马大使时,在记者会上提起童话国的足球宿将,先是著名的前曼联守门员彼得·舒梅切尔Peter Schmeichel),接着说10年前兵工厂(阿申纳)也有一名球技了不起的丹麦前锋,唯一时记不起名字。

结果,一名英报记者帮腔爆出“Dennis Bergkamp,首长立即点头称是说,“对了,就是Dennis Bergkamp”

当时,在场者都不以为然,新闻发布会结束后,记者才发现搞错了。没错,有“冰王子”之称的丹尼斯.柏金(Dennis Bergkamp)不是冰岛人,但可也不是丹麦人!这名患有“恐飞症”的前锋可是荷兰的国脚。

没注意到,大使是否因首长的口误一脸尴尬。幸亏的是,没当场揭穿让首长出糗。希望,大使别以为我们的一州之长竟然如此不给脸,蓄意在丹麦首战被dennis bergkamp的祖国橙衣军灌入2球后(其中一粒是乌龙球),还在媒体面前奚落一番!







(经典入球之一)











(披上阿申纳球衣的英姿)

世界杯:荷兰2比0击败丹麦


Monday, June 14, 2010

电影分享会一路走来

一转眼间,四人(添华、嘉铭、可欣及俊南)小型电影分享会已走过了3/4年

忘了起点是否在双溪赖的某间mamak店,仅记得是源自一个直接又简单的构思,即仗着天时(新世代对电影的兴趣)、地利(靠近理大及住宅区)及人和(与学生组织和记者的联系)的条件,尝试将电影分享会变成大学生和记者在活动圈/新闻采访线外,可借以放空心灵、轻松交流的私人/公共空间。由于电影题材的多样化及彼此的背景差异,每一次的参与都是一趟接触/吸取不同新资讯的旅程,不求启蒙,但愿激发思考上的冲撞。

生活嘛,多一丁点的新意及刺激是一件好事!(习惯偶尔太恐怖了)

金马奖最佳导演戴立忍就认为,观众喜欢看商业片子,主要是希望获得一些刺激,“一方面是感官的刺激,一方面是对于情感与思考的刺激”,但我相信,这不仅仅局限于商业片。

纵使偶尔安排不当、资金短缺、负责人纪律不够、宣传太仓促,而未如理想计划般,每两周四风雨无阻地播放电影,但仍尽量每月不缺场。

不管,一部部的电影最终是否给诸位带来了欢乐、知识,或仅仅提供了抒发情感与发表观点的机会、抚慰了某些人的寂寞心灵,抑或协助了谁消磨多余的时间,这9个月来,都很感谢各位抽空出席。

当然,承蒙大家的支持,我们每个月将继续主办两场电影分享会。旧雨新知,约定你们了。有兴趣者可在此留下电邮,负责人将把讯息寄送给你。

在此,回顾一下我们曾播放的电影:


重写部落需要的一个理由

重新写部落格,对我而言太有难度了(现在式,也是未来式)!

首先,要重新找回长期经营部落格的毅力与热诚,毕竟上一次贴文已经是20099月了。

但更重要的是,当facebooktwitter的功能与卖点逐渐取代传统部落格之际,要说服自己重返一个带有“过气”色彩的媒介平台笔耕,总需要一个理由。

不管如何,《彳亍在失衡天秤上》总算回来了。